2009年12月27日 星期日

文字學考古題練習-中文四 梅羽馨

1、所謂右文(或右聲)說是指何種現象,有何流弊,詳細說明之。

【台大,文字學,94】

早在晉代時,楊泉就提出了「在金曰堅,在草木曰緊,在人曰賢」的說法,以表達從「臤」聲之字的關連,而宋代時的王子韶則正式提出了「右文說」,意即「凡從某聲,皆有某義」,以形聲字之聲旁為字義之所在,從同一聲旁之形聲字多為同源詞,又此種聲旁多在字的右側,故稱「右文說」;除了上述楊泉所舉之例外,又有從「戔」聲之字多有「小」之意的例子,如水之小者曰「淺」、金之小者曰「錢」、歹而小者曰「殘」、貝之小者曰「賤」等。

後代學者如段玉裁、王引之、黃季剛等人皆贊同右文說,如段玉裁言「聲與義同源」等;但右文說仍有其不足之處,形聲字之聲旁並非必代表其意,如上述所舉之「戔」聲字,實應分為「殘損」及「淺小」兩意而論,如「殘」之本義應是殘害,與「歹而小者」並無任何有根據之關聯,而「錢」本是上古生產工具之名稱,並非「金之小者」,「鏟」字即由「錢」字而來,是鏟土之義,故此二字應歸為「殘損」之意,「淺」、「賤」二字才歸於「淺小」之意。魯實先將聲符不表意之形聲字分為四類如下:

一、狀聲之字,聲不示義,如「砰」、「鏘」等。

二、識音之字,聲不示義,即聲符乃為標誌字音而設者,此類又可分為兩小類,第一是附加聲文,即本來只有形符,後加上表字音之聲符,如「星」字本只有「日」之形符,再加上聲符「生」形聲;第二是名從異俗,即字音因不同時空而改變,故改其聲符以表音,如「璿」字本不唸作「旋」,後因讀音改變而改其聲符成「琁」字,只是因「璿」字已約定俗成通用,故後字雖較符合其讀音但無人使用。

三、方國之名,聲不示義,如「邯鄲」等國名、地名。

四、假借之文,聲不示義,即形聲字若是假借而來之字,則聲符不表其義,如「祀」本寫作「禩」,但時人已習慣使用同音之「祀」字表達,故本字不用,此假借之「祀」字聲旁則與其字義無關。

由以上可知,「右文說」雖有其一定根據與規律,但仍有許多流弊,不可將所有形聲字皆套用之,以免造成字義解讀之誤。

2、何謂「有本字的假借」?何謂「無本字的假借」?請舉例說明之。

【台大,文字學,94】

在段玉裁的「假借三變」之說中,提出了「有本字的假借」及「無本字的假借」兩種假借字,以下分點論之:

「有本字的假借」即本義現仍存有本字者,可分為四類,一是假借在先,制字在後,如「西」字按小篆字形,本義為鳥在巢中,後被借用為「西邊」之義,才又造了「栖」字表本義;二是先假借了甲字,後因時空關係語音轉變,而改假借乙字,如「魯國」之「魯」本假借「旅」字(「旅國」),但因後來語音轉變故改假借「魯」;三是引申在先,制字在後,是為引申孳乳字,如「臤」字本被假借為「堅」、「賢」等字,後來為避免混淆,加上偏旁,將不同的本義區分開來;四是經典通假字,如孟子將「早」寫為「蚤」,雖然他以「蚤」假借「早」的本義,但此本義所使用的本字仍為大眾約定俗成的「早」。

「無本字的假借」則是本義被借走後,沒有再造本字者,可分為五類,一是專名之假借,即專有名詞的假借,如國名、人名等;二是代名之假借,代名即代名詞,如「予」本為給予之義,又被假借為「我」的代名詞;三是形況字之假借,此種假借字的出現通常是為了雙聲、疊韻等連綿詞的需要,如「流離」一詞的二字,本義皆與飄零之意無關;四是虛助詞之假借,如「夫」本義為男子,假借為開頭語助詞、「也」假借為語尾助詞等;五是外來語,如「沙發」、「尼龍」等等,所假借的字皆非本義。

文字學考古題練習-中文四 林奕均

1、所謂右文(或右聲)說是指何種現象,有何流弊,詳細說明之。

【台大,文字學,94】

有時候,一些同源詞的形聲字,都用同一個字當作聲旁,無論這種聲旁是否兼有表意作用,都是研究這組形聲字的意義,尤其是它們代表的詞的語源的重要線索。由於聲旁多位於字的右邊,故研究此種文字現象的學說便稱作「右文說」。

王念孫在《廣雅疏證》中指出,从「彗」聲之字,其意義多與「細小」有關,如小聲謂之嘒、小棺謂之槥、車軸兩端謂之轊等等,這個例子就頗為可信,但如宋人所舉的幾個从「戔」之字,說其皆具有「小」的意思,其實應該分為兩系統,一系與殘損之意有關,一系與淺小之意有關,「金之小者曰錢,歹而小者曰殘」的解釋是有誤的。因此用右文說來研究詞義,必須要以十分謹慎的態度,不能夠因為某些字同从一個聲旁,就用同一個模式來解釋這些字的意義,因為同从一聲的形聲字具有顯然沒有同源關係的不同系統字義的例子相當常見,沈謙士就曾在文章中指出:「夫右文之字,變衍多途,有同聲之字而所衍之義頗歧別者,如非聲字多有分背義,而『菲』、『翡』、『痱』等字又有赤義;吾聲字多有明義,而『齬』、『語』、『圄』、『啎』等字又有逆止義。」他所舉出的例子中,「非」字的兩種字義間,顯然就沒有同源關係。有些講右文的人,經常說「凡从某聲,皆有某義」之類的話,並不符合實際。

一方面,同从一聲的形聲字在意義上不見得都有聯繫;另一方面,爲在意義上有明顯聯繫的同源詞而造的形聲字,也不見得都从同一個聲旁,它們可以使用同音或音近的不同聲旁。

2、何謂「有本字的假借」?何謂「無本字的假借」?請舉例說明之。

【台大,文字學,94】

假借可以依照所表示的詞是否有本字來區分為無本字、本字後起和本有本字三類。本字指用來表示自己的本義或引申義的字,對假借來表示這一意義的字而言的就是本字。從詞的角度來看,把一個詞作為本義或引申義來表示的字,對這個詞的假借字而言就是這個字的本字。

有的詞本來用假借字表示,但是後來又為它造了本字,例如憂慼的「慼」本來借當斧類兵器講的「戚」表示,《論語˙述而》中說:「小人長戚戚。」後來才加「心」旁造出本字「慼」,《說文解字》作「慽」。這是屬於本字後造的假借。

很多本有本字的詞也使用假借字,這種假借字,有些到後來完全或基本上取代了本字。例如「艸」是草木之「草」的本字,《釋文》所據本「草」作「艸」。「草」字从「艸」「早」聲,本義是「草斗」,即櫟樹的果實,《說文》:「草,草斗,櫟實。」傳世古書大多已借「草」為「艸」。

無本字的假借是指始終用假借字表示的詞。例如古漢語中的虛詞「其」、「之」以及「猶豫」都是始終用假借字。許多音譯外來詞也是始終都用假借字記錄,如沙發、尼龍,以及古今很多的地名人名等等。

小學讀書會講義 — 文字學篇 (撰稿人:吳軒毅)

第一講 緒論

(一)、釋名:何謂文字?

1、鄭樵:「獨體為文,合體為字。」

2、許慎<說文解字敘>:「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形聲相益,即謂之字。」

◎ 意思是『文』是獨立而不可分割的整體,字是兩文或兩文以上相合而成;故許慎著

《說文解字》,文獨立不可分割、只能說其由來,字既為合體,就需要進一部加以分析結構。

(二)、源流:文字之前。

1、文字最基本的功能在於【語言的紀錄】,語言易因為時間和空間的阻隔,導致不能明確地溝通,因此出現各種嘗試記錄的方法:結繩 → 八卦 → 書契 → 壁畫 → 陶文。

2、文字產生的原因必因為語言溝通的需要,而文字的起源必來自於圖畫。

◎ 董同龢先生設想由圖畫演變至文字的步驟:

(1)、最初用一幅畫,代表一件事,有些畫可以很複雜。

(2)、圖畫漸漸的和語言發生關係,分用一個個單體的圖像,代表語言中一個個的單位【語詞】。

(3)、一個個單體的圖像,逐漸約定俗成的象徵化、筆劃標準化,成為真正的文字。

(三)、發展:由文到字。

◎ 文 → 半字 → 字 → 雜體字。

◎ 半字:為黃季剛之創見,認為半字是由文發展到字之間的一種過渡文字型態。

(1)、成文不成文:【指事原型】EX:寸

1、合體(增體):: 【先】 → 【後】

(2)、不成文成文:【象形原型】EX:果

(1)、渻:【成文符號上別有所省】EX:蘗

2、渻變(省、變):: 1、變更位置EX:人、匕、尸

(2)、變 :

2、變更筆畫EX:大、交、夭

3、兼聲:【不成文符號加成文聲符】EX:齒

4、複重:【字型的重複排列】VS.同體複重之會意字EX:屮、艸

◎ 雜體字:【成字符號外別有所加】EX:爨、金

(四)、補充:說文解字敘

敘曰: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易八卦、以垂憲象,及神農氏,結繩為治,而統其事。庶業其繁,飾偽萌生,黃帝史官倉頡,見鳥獸蹄迒之跡,知分理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百工以乂(治),萬品以察,蓋取諸夬。「夬,揚於王庭」,言文者,宣教明化於王者朝庭,「君子所以施祿及下,居德則忌」也。

PS:八卦→結繩→書契:東漢陰陽家化的儒學的思想影響。

倉頡之初作書也,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寖多也。著於竹帛謂之書;書者,如也。以迄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體,封於泰山者七十有二代,靡有同焉。

PS:每封禪一次便樹立一塊石碑,彰顯出文字變形的持續性和遞移性。

周禮:八歲入小學,保氏教國子,先以六書一曰指事,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見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三曰形聲,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會意,會意,比類合誼,以見指撝,「武、信」是也五曰轉注,轉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無其事,依聲託事,「令、長」是也

PS:《周禮˙地官˙保氏》為最早出現「六書」一詞,但≠文字學的六書構字法則。

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與古文或異。至孔子書六經,左丘明述春秋傳,皆以古文,厥意可得而說也。

PS:大篆:以籀文為主的東周文字;古文:以蝌蚪文為主的西周文字。

其後諸侯力政,不統於王。惡禮樂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分為七國,田疇異畝,車涂異軌,律令異法,衣冠異制,言語異聲,文字異形。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罷其不與秦文合者。斯作<倉頡篇>,中車府令趙高作<爰歷篇>。大史令胡毋敬作<博學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所謂小篆也

PS:〈倉頡篇〉七章,通行字典;〈爰歷篇〉六章,獄吏所用斷案審判文字;〈博學篇〉七章,記載曆法。

是時,秦滅書籍,滌除舊典,大發吏卒,興戍役官,獄職務繁;初有隸書,以趣約易,而古文由此而絕矣。自爾秦書有八體: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蟲書,五曰摹印,六曰署書,七曰殳書,八曰隸書

PS:大篆、小篆、蟲書、隸書為字體,刻符、摩印、署書、殳書為書法。

漢興有草書,尉律:學僮十七以上始試。諷籀書九千字,乃得為史。又以八體試之。郡移太史並課,最者以為尚書史,書或不正,輒舉劾之。今雖有尉律,不課、小學不修,莫達其說久矣。

PS:許慎作《說文》的遠因:漢代人對於文字的重視程度逐漸降低。

孝宣皇帝時,召通倉頡讀者,張敞從受之。涼州刺史杜業,沛人爰禮,講學大夫秦近,亦能言之。孝平皇帝時,徵禮等百餘人,令說文字未央廷中,以禮為小學元士。黃門侍郎揚雄,采以作<訓纂篇>。凡倉頡以下十四篇,凡五千三百四十字,群書所載,略存之矣

PS:〈訓纂篇〉34章,2040字,類似字典。許慎之前-〈三倉〉+〈訓纂篇〉≒8600字

及亡新居攝,使大司空甄豐等校文書之部。自以為應制作,頗改定古文時有六書:一曰古文,孔子壁中書也;二曰奇字,即古文而異者也;三曰篆書,即小篆、秦始皇帝使下杜人程邈所作也;四曰左書,即秦隸書;五曰繆篆,所以摹印也;六曰鳥蟲書,所以書幡信也

PS:鄭玄支持王莽篡漢,為其仿作周代典章制度,包含文字,其「古文」已非當時面貌。

壁中書者,魯恭王壞孔子宅,而得禮記、尚書、春秋、論語、孝經又北平侯張蒼獻春秋左氏傳。郡國亦往往於山川得鼎彝,其銘即前代之古文,皆自相似。雖叵復見遠流,其詳可得略說也。

PS:此為今古文之爭的起始點,至亡新後迄今已以古文經為主。今文:漢隸;古文:蝌蚪文。

而世人大共非訾,以為好奇者也,故詭更正文,鄉壁虛造不可知之書,變亂常行,以耀於世。諸生競逐說字,解經誼,稱秦之隸書為倉頡時書,云:「父子相傳,何得改易!」乃猥曰:「馬頭人為長,人持十為斗,虫者,屈中也。」廷尉說律至以字斷法:「苛人受錢,苛之字止句也。」若此者甚眾,皆不合孔氏古文,謬於史籀。鄙夫俗儒,翫其所習,蔽所希聞。不見通學,未嘗睹字例之條。怪舊埶而善野言,以其所知為秘妙,究洞聖人之微恉。又見倉頡篇中「幼子承詔」,因曰:「古帝之所作也,其辭有神僊之術焉。」其迷誤不諭,豈不悖哉?

PS:漢儒習慣音訓釋字,但又不詳作訓詁,導致字義混亂,故許慎發憤而作《說文》。

書曰:「予欲觀古人之象。」言必遵修舊文而不穿鑿。孔子曰:「吾猶及史之闕文,今亡矣夫。」蓋非其不知而不問。人用己私,是非無正,巧說邪辭,使天下學者疑。蓋文字者,經藝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後,後人所以識古。故曰:「本立而道生。」知天下之至賾而不可亂也。今敘篆文,合以古籀;博采通人,至於小大。信而有證,稽譔其說。將以理群類,解謬誤,曉學者,達神恉,分別部居,不相雜廁也。萬物咸睹,靡不兼載。厥誼不昭,爰明以喻。其稱易孟氏、書孔氏、詩毛氏、禮周官、春秋左氏、論語、孝經,皆古文也。其於所不知,蓋闕如也。

PS:說明《說文》的編寫目的、規則,及期望目的。

2009年12月17日 星期四

98(1)古典散文期中考作答範例

一、《莊子.秋水》云:「梁麗可以衝城,而不可以窒穴,言殊器也;騏驥驊騮,一日而馳千里,捕鼠不如狸狌,言殊技也;鴟夜撮蚤,察毫末,晝出瞋目而不見丘山,言殊性也。」請申論其義。

林平湘

在《莊子.秋水》裡,透過河伯和北海若的對話,來探討「知」的問題為何。其中當河伯問北海若說這世上的事物要如何區分出貴賤或是大小之別時,北海若回答了若以道來看,任何事情都無分貴賤,之所以會有標準的產生,那是後天人為制訂的結果。萬事萬物其實都有它特殊的性情、才能或效用,例如「梁麗可以衝城,而不可以窒穴」,是器物使用上的差異有別;「騏驥驊騮,一日而馳千里,捕鼠不如狸狌」是技能上的不同;「鴟夜撮蚤,察毫末」是牠本性所在,而牠「晝出瞋目而不見丘山」也是不能勉強加以改變的天性,這是指事物都有其本性存在。

所以說當我們看待一件事物時,認為它是對的,它就什麼都是對的,反之亦然;而認為一件東西沒有用處時,就會認為它不管放置在哪裡都會毫無作用。這些貴賤大小的區分,其實是沒有意義的,北海若提出說:「萬物一齊,孰短孰長?」天下萬物都是一齊的,又怎麼能分出說誰短誰長呢?我們應該接受萬事萬物都是特殊存在的個體,萬物「一齊」之處就在於每件事物都是不一樣的。

二、 請分析《史記.魏公子列傳》中「信陵君與侯嬴情誼」一段(自信陵君初訪侯嬴至侯嬴自刎)在全文結構上的作用。

不具名

魏公子列傳全文緊繫著公子與魏國之安危,及公子仁而下士以安魏的主旨。而公子喜交士,初訪侯生,侯生便以各種方式去試探公子。如侯生久立於市場中,與朱亥談之,且觀公子色,公子色愈和。侯生除了有試探作用之外,更重要的是為公子建立了「仁而下士」的形象。「今市人皆以侯生為小人,以公子為長者,能下士也。」侯生這段話便為公子塑立形象,讓客投其門下,以安魏國,並報禮遇之恩。

而後秦攻趙,趙危在旦夕,求助於魏,魏王派晉鄙留於鄴,觀望,因懼秦。平原君又多次求助於公子,公子心繫此事亦關魏之安危,便決意與趙共存亡。過夷門時,侯生卻不以一言贈公子,公子怪之,便折回夷門。後聽侯生獻計,以如姬竊符,便能得兵助趙,以保日後共抗秦之力,表現公子身繫魏存亡之要素。之後侯生又獻計借朱亥殺晉鄙,借朱亥之力,乃又對應到公子數訪之,「仁而下士」的具體作用。

但聞要殺晉鄙,公子泣之,這裡表現了公子仁德。侯生除了助公子建立形象外,還表現了公子仁而下士的作用,即兩次的計策。而計策成功又表示公子身繫魏的安危,並保魏的主旨。而侯生最後卻在公子抵達晉鄙軍時,「北鄉自剄以報公子」。侯生自盡可能料到了公子此去魏王必怨,而自己會是第一個遭殃的人,甚至成為人質以威脅公子,故自剄。又或是看公子不忍殺晉鄙,便自剄激勵他。無論是哪種觀點,皆有助於公子達其目的以安魏,並且突顯了公子「仁而下士」的實際作用。

三、 請分析《戰國策.蘇秦始以連橫說秦惠王》一文如何運用「對比手法」與「材料繁簡」強化全文主旨的表達。

陳令洋

先說對比手法。文中運用了四項對比,簡述如下:

(1) 蘇秦思想的對比:他在說服秦王時,是站在主戰的「連橫」主張,可是當他發現秦王不能被說服而改說趙後,卻完全換了一套思想,改以合縱為主張。這裡充分表現出戰國策士沒有中心思想,完全因利而動的特色。

(2) 說秦與說趙的繁簡對比:蘇秦說秦時,雄辯滔滔,連用了數十個四字句,雖內容駁雜瑣碎,卻添增不少氣勢。然而說趙之詞明明是成功的,作者卻以寥寥數筆代過,這除了突顯說辯在精不在多之外,也使情節更為緊湊。另外,說秦時已用對話表現蘇秦的主張,後面的說趙則以實際作為來表現主張,如以「式於政」、「式於廊廟」來免去干戈,這樣敘述模式可以讓文章更具變化。

(3) 貧窮與聞達時的對比:文章在此方面亦多有描述,當他說秦失敗時的破衣敝履,面有歸色,與當他說六國成功十的錦衣玉食,形成非常強烈的對比。

(4) 親人態度的對比:當他落魄時,家人的態度是「妻不下絍,嫂不為炊,父母不與言」,帶他衣錦還鄉,父母卻清宮張樂,妻子也只敢「側目而視」,嫂嫂甚至虵行匍伏,充分展現出世態炎涼,讓蘇秦感嘆富貴權勢「蓋可忽乎哉」。

至於本文的「材料繁簡」亦有其用心。文中重點在表現戰國策士的思想無常與功名利祿的重要,因此以外之細節通常不加以細述。例如它花了很長篇幅在描繪蘇秦的富貴,但在他用功的事情則著墨不多。另外,說秦與說趙的用語繁簡,亦有其意義,由於前面已經解釋過,在此不再詳述。

總之,本文篇幅不長卻能夠充分表達思想並製造出扣人心弦的情節,關鍵即在簡繁取材得妥,對比運用得當,值得令我們學習。

四、 請就《左傳.晉公子重耳之亡》中重耳形象的刻畫手法加以分析。

林德棻

左傳對於晉公子重耳形象的分析包括三種:直接敘述、側面烘托、不言而喻。首先,直接描述的段落最多,例如:在魏國向野人乞食時,得一坨土而感到受辱,「欲鞭之」但受舅舅子犯勸諫後,「稽首,受而載知」短短兩行文字卻描繪出了重耳能從諫如流,察納雅言的優勢,正因文字少,所以讀者能深刻感受到兩種動作,心態的迅速轉變,重耳從未反駁、猶豫、質疑子犯的諫言,反而能立即自省、改過,為後面成為國君之大氣,與對情勢的處理有很重要的關連性。

第二種方式是側面烘托法,本文中有三處,第一是在曹國,曹國大臣僖負羈之妻觀察重耳,認為其能力與才幹非比尋常,一定能回的了晉國展開雄圖大略,也提出了重耳成功的重要因素為「公子之從者,皆能相國」由「相國」可知,僖負羈之妻早已預料到重二會回晉並成為霸主。第二處是叔詹所提出的三項原因彰顯晉公子天生不凡:一、同姓婚姻,應早夭而亡卻存活,二、天不靖晉,以待重耳此雄才之君治理,三、隨從皆具相國之姿。使重耳返晉為霸主之事更增添神話色彩,不只是內在有資質,更有外力協助一天助與相國。第三處是沒有將曾共公窺浴時重耳的反應寫下來,我認為此為另一種烘托法,讓讀者用後面情節的進展來推論故事的空間可以多寬廣,重耳顯然是沒有大肆做出反應,知道自己目前「羽翼未豐」不能輕易展露情緒,因此先動心忍性,這顯示出了重耳的成長在情緒中不言而喻。

2009年12月11日 星期五

98學年度第1學期學術演講記要(2009.12)

日期

發表人

主持人

時間

地點

題目

2009.12.16

潘美月教授

程克雅老師

10:00-12:00

共D108

目錄版本與學術研究

2009.12.16

陳義芝老師

陳列老師

16:00-18:00

文A207

風與海詩情

2009.12.23

林素清研究員(中研院史語所)

魏慈德老師

14:00-16:00

共D108

從銅鏡紋飾與銘文談漢字的應用與美化

2009.12.29

陳列老師

吳明益老師

19:00-21:00

文A207

散文的散與不散

2009.12.30

王文進老師

賴芳伶老師

19:00-21:00

文A207

(41)《江表傳》的南方立場與東吳意象--裴松之《三國志注》的嶄新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