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10日 星期三

98(1)古典詩選共同筆記(第十三週 2009.12.11)

邊塞詩從漢代開始就已存在,不過唐代詩人的心中都有一個邊塞,從初唐、盛唐到晚唐,縱使他們不全都到過邊塞。有才情的唐代詩人將邊塞詩藝術化,而且將特定的主題放大,這就是唐代邊塞詩的特色。

上星期蜀蕙老師介紹了王維等短篇的邊塞作品,這週的主題將要放在李白與杜甫的身上。

今天上課要注意的有:

1. 那個年代的詩人為什麼要寫出這些作品?

2.各首詩中孤城的意象

第一部分說的是各個詩人心中孤城(玉門關)的不同意象,這部分藉由李白的《關山月》帶出王之渙的《涼州詞》與王昌齡的《出塞》,使我們看到詩人心中的唐朝。第二部份就是李白的《戰城南》與杜甫的《兵車行》,讓我們了解到大唐盛世的興衰與戰場的血腥和殘酷。

一、唐代的孤城

1. 李白 《關山月》 (關山月為舊題)

明月出天山, 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里, 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 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 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 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 歎息未應閑。

李白的《關山月》描繪了一幅清冷蒼茫的月夜圖,將關山邊塞風光和戍邊將士思鄉情懷融入月夜高樓,表達了詩人對征人的關切和嚮往和平的思想感情。

開頭四句尤如影視文學的蒙太奇手法,將“詩題”一一化出。“關”“山”“月”三個既相互獨立又相互聯繫的詩的物象,奠定了全詩邊塞苦寒的蒼涼基調。“月”,出於天山雲霧間,一派雲海蒼茫、氣勢磅?、雄偉壯闊的景象。“風”,漫天遍野的大漠朔風,猶如虎嘯狼嗥,吹遍玉門關內關外,氣勢多麼龐大,異域何其粗獷。詩人巧借“長風”把“關”與“月”有機地聯繫在一起。

明月依舊、關隘依舊,而歷代的長征遠戍的男兒卻都一去不再生還。沒完沒了的戰爭,何時才能停息?因此詩人將“長風、明月、天山、玉門關”這些廣闊無垠的物象淋漓盡致地渲染,營造出雄偉壯闊而又蒼涼悲壯的意境。詩人通過對邊塞巨幅畫卷的描繪,為下文將士翹首故里編織了“思鄉”的情結。

中間四句在寫景的基礎上,抒發出“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的主旨。“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詩人引用典故,在“關山”自然邊塞風光之上迭印出沙場點兵征戰的宏大場景。據史料載:漢高祖劉邦曾領兵征戰匈奴,在白登山一帶(今山西大同市西)展開了殊死搏鬥,劉邦的將士被匈奴於此圍困了七天七夜。而青海灣一帶也是唐軍與吐蕃連年征戰之地。歷代這種無休止的戰爭使得出征將士幾乎難以生還故鄉。那無奈的開懷痛飲,也許就成為未來沙場征戰的最後訣別。此種痛苦的心情,惟有一醉解之。

最後四句描寫戰士“望歸”的愁苦心情。“戍客”“思歸”愁腸百結,望著邊塞荒涼景色,滿面愁容,難以名狀。想家中高樓上的妻子、滿頭白髮的親娘和瘦骨伶仃的兒郎,一定也在這清冷的茫茫月夜裏或站立樓頭,或折柳門前。他們舉目遠眺,思念著“我”這個也許永不能生還的征人。此情此景,似乎可以聽到他們一聲聲揪人心肺的惆悵歎息。詩人將戰士的思鄉、家人的思親融於廣闊蒼茫的景色裏,使得景因情而怨,情因景更傷。

綜觀全詩,李白用廣闊蒼茫、深沉磅?的圖景抒發戍人思鄉的意境,其實就是詩人博大的胸懷的自然流露。如果說李白的詩大多用“月”“旅”“酒”來排泄個人的憤懣的話,那麼這首寫“關”“山”“月”的詩,就表現了他關心民生、悲天憫人的另一種情操。

此詩氣勢博大,意境深遠,讀來哀婉淒涼而又雄渾悲壯,正如任華在《雜言寄李白》中所說的:“奔逸氣,聳高格,清人心神,驚人魂魄”。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405112517633

蜀蕙老師特別強調:

1.李白以廣角論述戰爭的荒謬性

2.此詩可與沈佺期<古意>互做連結

*沈佺期 《古意》

盧家少婦鬱金香,海燕雙棲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徵戍憶遼陽。

白狼河北音書斷,丹鳳城南秋夜長。

誰為含愁獨不見,更教明月照流黃。

這首詩是用樂府題目來寫思婦愁怨的七律詩,故蘅塘退士把它編入卷六七言律詩,而不編入卷四七言樂府。詩先寫夫婦雙棲于京都,猶如海燕雙棲玳瑁之梁。然後寫到闊別十載,少婦思夫之苦。一揚一抑,其意自現。在手法上詩人借鐫環境,渲染氣氛,以烘托人物心情,達到了增強抒情色彩的效果。如以“海燕雙棲”烘托少婦獨處;以寒砧木葉、城南秋夜,烘托“十年遠戍”、“音書斷”之思愁;以“月照流黃”烘托“含愁獨不見”的愁緒。語言構思新巧,讀來清新無限。

上詩首句以盧起興,次句比夫婦相守,三四兩句寫分離景況;五六兩句,一句言塞外,一句言長安;末二句以含愁怨明月作結,精細嚴整,元氣渾然,真不可多得之作。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305100417035

2. 王之渙 《涼州詞》

黃河(沙)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據唐人薛用弱《集異記》記載:開元間,王之渙與高、王昌齡到酒店飲酒,遇梨園伶人唱曲宴樂,三人便私下約定以伶人演唱各人所作詩篇的情形定詩名高下。結果三人的詩都被唱到了,而諸伶中最美的一位女子所唱則為“黃河遠上白 事未必實有。但表明王之渙這首《涼州詞》在當時已成為廣為傳唱的名篇。

詩的首句抓住自下(游)向上(遊)、由近及遠眺望黃河的特殊感受,描繪出“黃河遠上白雲間”的動人畫面:洶湧澎湃波浪滔滔的黃河竟像一條絲帶迤邐飛上雲端。寫得真是神思飛躍,氣象開闊。詩人的另一名句“黃河入海流”,其觀察角度與此正好相反,是自上而下的目送;而李白的“黃河之水天上來”,雖也寫觀望上游,但視線運動卻又由遠及近,與此句不同。“黃河入海流”和“黃河之水天上來”,同是著意渲染黃河一瀉千里的氣派,表現的是動態美。而“黃河遠上白雲間”,方向與河的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遠流長的閑遠儀態,表現的是一種靜態美。同時展示了廣漠壯闊的風光,不愧為千古奇句。次句“一片孤城萬仞山”出現了塞上孤城,這是此詩主要意象之一,屬於“畫卷”的主體部分。“黃河遠上白雲間”它是遠大的背景,“萬仞山”是它靠近的背景。在遠川高山的反襯下,益見此城地勢險要、處境孤危。“一片”是唐詩慣用語詞,往往與“孤”連文(如“孤帆一片”、“一片孤雲”等等),這裏相當於“一座”,而在詞采上多一層“單薄”的意思。這樣一座漠北孤城,當然不是居民點,而是戍邊的堡壘,同時暗示讀者詩中有征夫在。“孤城”作為古典詩歌語彙,具有特定涵義。它往往與離人愁緒聯結在一起,如“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華”(杜甫《秋興》)、“遙知漢使蕭關外,愁見孤城落日邊”(王維《送韋評事》)等等。第二句“孤城”意象先行引入,為下兩句進一步刻劃征夫的心理作好了準備。

詩起於寫山川的雄闊蒼涼,承以戍守者處境的孤危。第三句忽而一轉,引入楊柳》曲調,這就不能不勾起征夫的離愁了。此句系化用樂府《橫吹曲辭.折楊柳歌辭》“上馬不捉鞭,折折楊柳枝。 蹀座吹長笛,愁殺行客兒”的詩意。折柳贈別的風習在唐時最盛。“楊柳”與離別有更直接的關係。所以,人們不但見了楊柳會引起別愁,連聽到“折楊柳”的笛曲也會觸動離恨。而“羌笛”句不說“聞折柳”卻說“怨楊柳”,造語尤妙。這就避免直接用曲調名,化板為活,且能引發更多的聯想,深化詩意。玉門關外,春風不度,楊柳不青,離人想要折一枝楊柳寄情也不能,這就比折柳送別更為難堪。征人懷著這種心情聽曲,似乎笛聲也在“怨楊柳”,流露的怨情是以問語轉出了如此濃鬱的詩意,末句“春風不度玉門關”也就水到渠成。用“玉門關”一語入詩也與征人離思有關。《後漢書.班超傳》雲:“不敢望到酒泉郡,但願生入玉門關。”所以末句正寫邊地苦寒,含蓄著無限的鄉思離情。如果把這首《涼州詞》與中唐以後的某些邊塞詩(如張喬《河湟舊卒》)加以比較,就會發現,此詩雖極寫戍邊者不得還鄉的怨情,但寫得悲壯蒼涼,沒有衰颯頹唐的情調,表現出盛唐詩人廣闊的心胸。即使寫悲切的怨情,也是悲中有壯,悲涼而慷慨。“何須怨”三字不僅見其藝術手法的委婉蘊藉,也可以看到當時邊防將士在鄉愁難禁時,也意識到衛國戍邊責任重大,方能如此自我寬解。也許正因為《涼州詞》情調悲而不失其壯,所以能成為“唐音”的典型代表。

(周嘯天)

這首詩旨在寫涼州險僻,守邊艱苦。詩的首句,寫洶湧澎湃的黃河,發源於雲端,突出其源遠流長,展示邊地廣漠壯闊的風光。次句寫涼州城的戍邊堡壘,地處險要,境界孤危。 “一片”是唐詩常用詞,通常與“孤”相連用(如 “一片孤雲”、“孤帆一片”等等),這裏即“一座”的意思。三句遞轉,寫所聞。羌笛奏著《折楊柳》的曲調,勾起征夫離愁。唐時有折柳贈別的風俗,因而見楊柳而生愁,甚至聽《折楊柳》歌而生怨。關外春風不度,楊柳不青,無法折柳寄情,聽曲更生怨恨:“天寒地凍”、“征戰無期”、 “歸家無望”。然而, “怨”也罷,愁也罷,都是枉然,因而作“何須怨”。這種寬解語,著實委婉,深沉含蓄,耐人尋味,不愧為邊塞詩的絕唱。

3. 王 昌 齡 《出 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出塞》,樂府舊題,屬相和歌辭鼓吹曲。這首詩感歎沒有像李廣那樣英勇善戰而又體恤士卒的將領,以至外患頻仍,征人不還。

賞析:

明人李攀龍評此詩為唐人壓卷之作,全詩寫得聲調高昂,氣勢雄渾。

詩的開頭表現出詩人一貫的風格,非常響亮。以秦時的明月和漢時的關塞,作為萬裏長征的背景,營造一種雄渾蒼茫的意境,而且具有歷史感。戰士長征未返,教人感到哀傷,但詩人卻不接著寫愁思,希望再有龍城飛將,使胡人不敢侵擾邊境。

這是一首名作,明代詩人李攀龍曾經推獎它唐人七絕的壓卷之作。清沈德潛《說詩ㄧ語》說:“‘秦時明月’一章,前人推獎之而未言其妙,蓋言師勞力竭,而功不成,由將非其人之故;得飛將軍備邊,邊烽自熄,即高常侍《燕歌行》歸重‘至今人說李將軍’也。防邊築城,起于秦漢,明月屬秦,關屬漢,詩中互文。”他這段話批評李攀龍只知推獎此詩而未言其妙,可是他自己也只是說明了全詩的主旨,並沒有點出作者的匠心。

沈氏歸納的全詩的主旨基本是對的,但這個主旨的思想是很平凡的。為什麼這樣平凡的思想竟能寫成為一首壓卷的絕作呢?原來,這首詩裏,有一句最美最耐人尋味的詩句,即開頭第一句:“秦時明月漢時關”。這句詩有什麼妙處呢?得從詩題說起。此詩題名《出塞》,一望而知是一首樂府詩。樂府詩是要譜成樂章、廣泛傳唱的,為入譜傳唱的需要,詩中就往往有一些常見慣用的詞語。王昌齡這首詩也不例外。

你看這開頭一句中的“明月”和“關”兩個詞,正是有關邊塞的樂府詩裏很常見的詞語。?獨指橫吹曲辭》裏不是就有《關山月》嗎?《樂府解題》說:“關山月,傷離別也。”無論征人思家,思婦懷遠,往往都離不了這“關”和“月”兩個字。“關山三五月,客子憶秦川”(徐陵《關山月》),“關山夜月明,秋色照孤城”(王褒《關山月》),“關山萬里不可越,誰能坐對芳菲月”(盧思道《從軍行》),“隴頭明月迥臨關,隴上行人夜吹笛”(王維《隴頭吟》),例子舉不勝舉。看清這一點之後,你就明白這句詩的新鮮奇妙之處,就是在“明月”和“關”兩個詞之前增加了“秦”、“漢”兩個時間性的限定詞。

這樣從千年以前、萬里之外下筆,自然形成了一種雄渾蒼茫的獨特的意境,借用前代評詩慣用的詞語來說,就是“發興高遠”,使讀者把眼前明月下的邊關同秦代築關備胡,漢代在關內外與胡人發生一系列戰爭的悠久歷史自然聯繫起來。這樣一來,“萬里長征人未還”,就不只是當代的人們,而是自秦漢以來世世代代的人們共同的悲劇;希望邊境有“不教胡馬度陰山”的“龍城飛將”,也不只是漢代的人們,而是世世代代人們共同的願望。平凡的悲劇,平凡的希望,都隨著首句“秦”、“漢”這兩個時間限定詞的出現而顯示出很不平凡的意義。這句詩聲調高昂,氣勢雄渾,也足以統攝全篇。詩歌之美,詩歌語言之美,往往就表現在似乎很平凡的字上,或者說,就表現在把似乎很平凡的字用在最確切最關鍵的地方。而這些地方,往往又最能體現詩人高超的藝術造詣。

(廖仲安)

這是一首慨歎邊戰不斷,國無良將的邊塞詩。詩的首句最耐人尋味。說的是此地漢關,明月秦時,大有歷史變換,征戰未斷的感歎。二句寫征人未還,多少兒男戰死沙場,留下多少悲劇。三、四句寫出千百年來人民的共同意願,冀望有“龍城飛將”出現,平息胡亂,安定邊防。全詩以平凡的語言,唱出雄渾豁達的主旨,氣勢流暢,一氣呵成,吟之莫不叫絕。明人李攀龍曾推獎它是唐代七絕壓卷之作,實不過分。

*比較:

《涼州詞》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全詩以空間描寫孤城孤立於中土的意象。

《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全詩以時間描寫孤城的意象。

*以上的詩可和李白的《子夜四時歌》中的<秋歌>做連結

李白《子夜四時歌》

*子夜春歌

秦地羅敷女,采桑綠水邊。

素手青條上,紅妝白日鮮。

蠶飢妾欲去,五馬莫留連。

語譯:

陜西有一個叫做羅敷的女子,在綠水邊採桑。她雪白的手映襯在青嫩

的枝條上,穿了一身紅豔的衣裳與白日爭輝。現在蠶兒飢餓,我也要

回去了,太守啊!請你不必再駕著車子徘徊了。

【註解】:

1.子夜吳歌:子夜歌屬樂府的吳聲曲辭。

2.「秦地」句:秦地,指今陝西省關中地區。

3.「紅妝」句:女子盛裝後非常艷麗。

4.「五馬」句:貴人莫要在此地留連。

【賞析】:

這首詩吟詠羅敷女的故事,讚揚她不為富貴移。這首為春歌,用採桑起興。

*子夜夏歌

鏡湖三百里,菡萏發荷花 。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

回舟不待月,歸去越王家。

語譯:

在鏡湖方圓三百里內,菡萏逐漸綻放成荷花;五月西施到湖邊採蓮,

人們為爭看西施而把若耶溪畔都阻住了。你不必辛苦採蓮,等待月亮

出來才回船,因為妳就要被挑選入越王宮中了。

【註解】:

1.鏡湖:又名鑒湖、賀監湖,在今浙江省紹興縣東南,唐時為賀知章的采地。

2.菡萏(han4)(dan4):荷花。

3.「人看」句:觀看采荷女子的人多得使若耶溪都顯得狹窄起來。

4.「歸去」句:西施被越王選入宮廷,一去不復返。

【賞析】:

這首詩是「夏歌」,以荷花起興。借西施來感歎天下人都重視美色。唐李陽冰評論說:「太白恥作鄭、衛語,其言多似天仙之辭,凡所著述,每多諷興。」

*子夜秋歌

長安一片月,萬戶擣衣聲 。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

語譯:

今夜長安城頭一片月色,耳邊經常聽得家家戶戶的擣衣聲;

秋風吹不散我心中的愁緒,因為我總是思念的玉門關上的丈夫阿!

不知什麼時候才能蕩平胡虜呢?那時他就不必再去遠征了。

【註解】:

1.長安:指唐代國都長安。

2.搗衣:將洗過的衣服放在砧石上,用木杵搗去鹼質。這裡指人們準備寒衣。

3.「總是」:指搗衣的婦女思念遠在邊關的丈夫的情思。

4.玉關:即玉門關。

5.虜:對敵方的蔑稱。

6.良人:丈夫。

【賞析】:

全詩寫征夫之妻秋夜懷思遠征邊陲的良人,希望早日結束戰爭,親人好團聚。前四句寫秋月皎潔,秋日裡的搗衣聲隨處可聽,秋風陣陣吹不盡,後兩句由思念引出祝福與祈求,表達了希望早日結束戰爭的心聲。雖未直寫愛情,卻字字滲透真摯情意;雖無高談時局,卻又不離時局。吳昌祺評論說:「萬戶砧聲,風吹不盡,而言其情則同,亦婉而深矣。」

*子夜冬歌

明朝驛使發,一夜絮征袍 。

素手抽鍼冷,那堪把剪刀 。

裁縫寄遠道,幾日到臨洮。

語譯:

明天一早驛駛就要出發了,我一整夜趕製征袍;雙手連抽針都會冷了,

更何況是拿剪刀。我將征衣裁縫好要寄送到遠方,然而何時才會到臨洮呢?

【註解】:

1.「明朝」句:繹站的送信使者明天早上出發。

2.「絮(xu4)」:動詞,在衣服、被褥鋪墊棉花。

【賞析】:

這首詩是「冬歌」,借驛使引發全詩。作者描述婦女在冬夜緊張地裁縫,為戍邊的親人趕製棉衣,忘記了自己的寒冷。劉全白評論說:「白性倜儻,善賦詩,尤工古歌。才調逸邁,往往興會屬辭,古人之善詩者亦不逮。」

資料來源 http://arandon.cstock.com.tw/archiver/?fid-6.html

二、唐代的戰場

1.李白《戰城南》

戰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烏可食。

為我謂烏,且為客豪。野死諒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

水深激激,蒲葦冥冥。梟騎戰鬥死,駑馬徘徊鳴。

梁築室,何以南,梁何北,禾黍不獲君何食。

願為忠臣安可得,思子良臣。

良臣誠可思,朝行出攻,莫不夜歸。

*城:意指長城。

*李白的戰城南呈現一種暴力的視覺感。

漢代的民歌《鼓吹鐃歌十八曲》中,有「戰城南」曲,為哀悼戰死將士之作:

戰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烏可食。為我謂烏,且為客嚎……

【在城的南邊作戰,死在城廓的北邊。戰死荒野,無以為葬,只好任烏鴉來啄食了!請替我告訴烏鴉,在啄食之前,為我「啊」的哭叫一聲吧……】

這首古老的民歌,描寫的情景很淒慘,充分表露出漢朝為擴張領土,給百姓所帶來的苦難慘況。

李白也曾以相同的詩題,寫了一首樂府:

去年戰,桑乾源;今年戰,蔥河道。

【去年,在桑乾河的源頭打仗;今年又沿著蔥嶺河的河道作戰。(「桑乾河」發源於山西省,是流經北平西方的河川;帕米爾高原,又名「蔥嶺」,從蔥嶺流向新疆省的河,叫做蔥嶺河,簡稱「蔥河」。)】

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在桑乾河的源頭,與突厥發生戰爭;天寶六年(747),又在蔥嶺河流域,與吐蕃兵戎相見。烽火可謂連綿不斷。

洗兵條支海上波,放馬天山雪中草。

【打完了仗,在地中海清洗武器上的血跡,同時,又在天山山脈的雪地中牧馬備戰。(條支:地中海東岸的敘利亞;天山:新疆省的山脈;洗兵:清洗武器;放馬:為準備下一次戰爭而牧馬。)】

萬里長征戰,三軍盡衰老。

【連連出征,轉戰萬里,三軍將士都已逐漸老邁衰疲了。】

匈奴以殺戮為耕作,古來唯見白骨黃沙田。

【匈奴年年進犯,恣意屠殺,一如農人年年下田耕作一樣的稀鬆平常。自古以來,邊境一帶的田地,但見白骨黃沙,了無綠意。】

秦家築城備胡處,漢家還有烽火燃。

【秦朝築長城是為了抵禦匈奴,唐代卻還繼續在那兒燃起烽火。(「漢」,在唐詩中,指的是唐朝。)】

烽火燃不息,征戰無已時。

【烽火不停的燃燒,戰爭沒有停歇的時候。】

野戰格鬥死,敗馬號鳴向天悲。烏鳶啄人腸,銜飛上掛枯樹枝。

【野戰中,士卒格鬥戰敗致死,失去主人的馬,仰天悲鳴。烏鴉和禿鷹,啄食戰死者的腸子,又銜著腸子起飛,將它掛在乾枯的樹枝上。】

士卒塗草莽,將軍空爾為。乃知兵者是凶器,聖人不得已而用之。

【士兵慘死在荒郊野地,將軍獨自一人也束手無策了。至此方知,兵器是凶器,賢明者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會去動用。(《老子》第三十一章:「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兵者,指刀槍。亦可引申為無故挑起戰爭或指好大喜功,為擴大版圖而引發戰火。)】

按唐玄宗追求邊功,自天寶改元以後,連年和吐蕃、突厥、回紇、奚、契丹等進行戰爭,特別是天寶八載(西元749)哥舒翰攻取吐蕃所據石堡城(今青海西寧市西南),唐兵戰死者數萬人;十載(西元751)因石堡依附吐蕃,派高仙芝率兵三萬人往討,石國又乞援於大食,仙芝軍與大食軍相遇於坦邏斯(今蘇俄奧里阿塔附近),大敗,士卒死亡殆盡。命鮮于仲通伐南詔,又大敗於瀘南,士卒死者六萬人。同年安祿山攻契丹,全軍六萬人覆沒。耗費國家大量財力,邊境長期不得安寧。邊將邀功,虛報戰績;士卒遠征,生離死別。

這殘酷的事實,使李白怵目驚心,因而寫下了這首敘事詩,沿用漢時舊題原意,作進一步發揮,卻帶有濃厚的抒情性。事與情交織成一片,節奏鮮明;情與事配合得和諧,自然起伏。富有歌行奔放的氣勢,顯示出李白的獨特風格。《六韜》說:「聖人號兵為凶器,不得已而用之。」全詩以此語作結,點明主題,而這句論斷性的語句,是從歷史和現實的慘痛經驗中提煉出來的,有畫龍點睛之妙,使全詩意旨豁然,更顯出「詩仙」為文的高妙處。

《戰城南》一詩中抒發的詩人的情懷:

「戰 城南」一詩通過描寫戰場屍鴻遍野、戰士客死異鄉而無人為之招搖的悲慘畫面,控訴戰爭的殘酷,也表達了對逝去戰士的哀悼。同時,詩中藉描述戰時交通往來受 阻、禾黍不獲的情況,抒發作者對戰爭禍害百姓生活的痛恨,帶出他對國家社稷的擔憂及對良臣明君的渴求。可見,本詩蘊含了詩人豐富的情感,可分為以下四點詳 細說明。

第一、控訴戰爭的殘酷。首先,本詩以「戰城南,死郭北」開頭,略去戰爭過程,一開首就直接向讀者展露戰爭的結果---死亡,城南、郭北,戰事牽涉之廣,死傷之慘烈。詩人這般緊湊的鋪排反映出他對殘酷戰爭的憤恨;另外,從「野死不葬烏可食」一句中我們可以看出戰士們死後不但沒有無妥善的安置,還會被野禽啄食,一個「可」下得甚為慘烈,語含諷刺,充分表現出詩人憤激之情, 也足見戰爭的血腥無情;再者,詩人用「水深激激,蒲葦冥冥,梟騎戰鬥死,駑馬徘徊鳴。」一句營造出一個荒涼、淒清的戰場氣氛:一派死寂、物是人非,側面烘 托出戰爭為國家、為人民帶來的痛苦及悲哀,進一步渲染了戰爭的殘酷;最後,詩人以「朝行出攻,暮不夜歸」結尾,呼應首句,深化戰爭的不二結果---死亡,詩人再次提及戰爭的速戰速亡,足見他對戰爭塗毒無辜生靈的痛恨。總而概之,詩人在本詩中為戰爭塑造了一個恐怖、殘酷的形象,並多番提及戰爭的結果,反映出他對戰爭的不滿、怨憤。

第二、詩人悼念、憐憫陣亡戰士。首先,從「野死不葬烏可食」一句中可見戰士們死後無葬身之地,還要承受任禽獸魚肉的屈辱,表現出戰爭的冷酷,也看出詩人對死去戰士的同情;另外,「為我謂烏:『且為客豪,野死諒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 一句,詩人想像死去戰士開口請求烏鴉為之招魂,戰士客死沙場已十分慘烈,更淪落到求助於冷酷的、不通人性的烏鴉,故作豪邁慨語,使這種悲壯的情狀更顯蒼涼 淒惋,可見詩人對戰士深深的憐憫;再者,詩人透過環境描寫:「水深激激,蒲葦冥冥,梟騎戰鬥死,駑馬徘徊鳴」,一草一木都顯得悲涼幽深,劫後餘生的駑馬在 荒野上哀鳴更像是為逝去戰士而哭泣,一生一死的對比,在異常淒愴的氣氛下,進一步渲染詩人對戰士的哀悼之情;最後,「思子良臣,良臣誠可思」一句流露出詩 人對陣亡戰士的讚美,賦予他們「良臣」的美譽,並表示哀悼。總而概之,詩人通過對戰場及戰士死後狀況的直接描寫、結合想像的手法,並配合環境渲染,使戰士 的死顯得淒慘悲切,進而表達對他們的同情及哀悼。

第三、指摘戰爭破壞人民正常生活。首 先,「梁築屋,何以南?何以北?」一句顯示軍事建設起在橋樑上,交通受阻,東西不通,可見戰爭已引致人民生活的不便;另外,從「禾黍不獲君何食?」可見, 由於大量壯丁被徵召服兵役,同時田原被闢為戰場,以致莊稼失收,連君主都無食可食,更遑論人民,可見戰爭破壞了人民生活的飽;再者,「願為忠臣安可 得?」暗示了人民生活朝不保夕,為糊口難免鋌而走險,以致社會秩序混亂,國家動盪不安;最後,「梟騎戰鬥死,駑馬徘徊鳴」中以「馬」喻人也喻物,不僅是勇 猛的駿馬戰亡,精銳的兵士壯丁、優良的物資器械也在戰爭中大量喪失,只餘下劣馬、老弱婦孺等尚在。反映戰爭對人民在經濟層面的禍害。總而概之,詩人從日常 起居、社會秩序、經濟等方面分析了戰爭對人民生活的影響,反映出詩人對此的抨擊。

第四、表達詩人對良臣的渴求及對國家社稷的關心。詩 人在描述了戰爭的殘酷及對人民的禍害後,痛心疾首,引發「思子良臣,良臣誠可思」的情感,表達了他期望國家能有良臣輔政,改變戰爭下民不聊生的慘況。一個 「誠」字把詩人的感情表現得極為深刻,顯示詩人真摯的期盼。從而亦可推論出,詩人心繫社,在危難中仍期盼國家能在良臣輔佐下重歸安穩,可見他愛國的感 情。

總結而言,本詩以戰爭為題材,從不同層次分析戰爭的禍害,層層深化詩人對戰爭的痛恨,雖然他沒有直言對戰爭的不滿,但有力的揭露卻把情感含蓄地展現出來。本詩情感深沉豐富,不流於表面,多方面的剖析引發讀者深思,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

http://www.epochtimes.com/b5/9/1/15/n2397396.htm

http://believe1011.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2016833

2.杜甫《兵車行》 (創體)(雜言七言作品)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

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干雲霄。

道旁過者問行人,行人但雲點行頻。

或從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營田。

去時裡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戌邊。

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

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杞。

縱有健婦把鋤犁,禾生隴畝無東西。

況復秦兵耐苦戰,被驅不異犬與雞。

長者雖有問,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

縣官急索租,租稅從何出?

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

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

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

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

天寶以後,唐王朝對西北、西南少數民族的戰爭越來越頻繁。這連年不斷的大規模戰爭,不僅給邊疆少數民族帶來沉重災難,也給廣大中原地區人民帶來同樣的不幸。

據《資治通鑒》卷二百一十六載:「天寶十載四月,劍南節度使鮮於仲通討南詔蠻,大敗於瀘南。時仲通將兵八萬,……軍大敗,士卒死者六萬人,仲通僅以身免。楊國忠掩其敗狀,仍敘其戰功。……制大募兩京及河南北兵以擊南詔。人聞雲南多瘴癘,未戰,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應募。楊國忠遣御史分道捕人,連枷送詣軍所。……於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聲振野。」這段歷史記載,可當作這首詩的說明來讀。而這首詩則藝術地再現了這一社會現實。

「行」是樂府歌曲的一種體裁。杜甫的《兵車行》沒有沿用古題,而是緣事而發,即事名篇,自創新題,運用樂府民歌的形式,深刻地反映了人民的苦難生活。

詩歌從驀然而起的客觀描述開始,以重墨鋪染的雄渾筆法,如風至潮來,在讀者眼前突兀展現出一幅震人心弦的巨幅送別圖:兵車隆隆,戰馬嘶鳴,一隊隊被抓來的窮苦百姓,換上了戎裝,佩上了弓箭,在官吏的押送下,正開往前線。征夫的爺娘妻子亂紛紛地在隊伍中尋找、呼喊自己的親人,扯著親人的衣衫,捶胸頓足,邊叮嚀邊呼號。車馬揚起的灰塵,遮天蔽日,連咸陽西北橫跨渭水的大橋都被遮沒了。千萬人的哭聲匯成震天的巨響在雲際迴盪。「耶娘妻子走相送」,一個家庭支柱、主要勞動力被抓走了,剩下來的儘是些老弱婦幼,對一個家庭來說不啻是一個塌天大禍,怎麼不扶老攜幼,奔走相送呢?一個普通「走」字,寄寓了詩人多麼濃厚的感情色彩!親人被突然抓兵,又急促押送出征,眷屬們追奔呼號,去作那一剎那的生死離別,是何等倉促,何等悲憤!「牽衣頓足攔道哭」,一句之中連續四個動作,又把送行者那種眷戀、悲愴、憤恨、絕望的動作神態,表現得細膩入微。詩人筆下,灰塵瀰漫,車馬人流,令人目眩;哭聲遍野,直衝雲天,震耳欲聾!這樣的描寫,給讀者以聽覺視覺上的強烈感受,集中展現了成千上萬家庭妻離子散的悲劇,令人觸目驚心!

接著,從「道旁過者問行人」開始,詩人通過設問的方法,讓當事者,即被征發的士卒作了直接傾訴。

「道旁過者」即過路人,也就是杜甫自己。上面的淒慘場面,是詩人親眼所見;下面的悲切言辭,又是詩人親耳所聞。這就增強了詩的真實感。「點行頻」,意思是頻繁地徵兵,是全篇的「詩眼」。它一針見血地點出了造成百姓妻離子散,萬民無辜犧牲,全國田畝荒蕪的根源。接著以一個十五歲出征,四十歲還在戍邊的「行人」作例,具體陳述「點行頻」,以示情況的真實可靠。「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武皇」,是以漢喻唐,實指唐玄宗。杜甫如此大膽地把矛頭直接指向了最高統治者,這是從心底迸發出來的激烈抗議,充分表達了詩人怒不可遏的悲憤之情。

詩人寫到這裡,筆鋒陡轉,開拓出另一個驚心動魄的境界。詩人用「君不聞」三字領起,以談話的口氣提醒讀者,把視線從流血成海的邊庭轉移到廣闊的內地。詩中的「漢家」,也是影射唐朝。華山以東的原田沃野千村萬落,變得人煙蕭條,田園荒廢,荊棘橫生,滿目凋殘。詩人馳騁想像,從眼前的聞見,聯想到全國的景象,從一點推及到普遍,兩相輝映,不僅擴大了詩的表現容量,也加深了詩的表現深度。

從「長者雖有問」起,詩人又推進一層。「長者」,是征夫對詩人的尊稱。「役夫」是士卒自稱。「縣官」指唐王朝。「長者」二句透露出統治者加給他們的精神桎梏,但是壓是壓不住的,下句就終究引發出訴苦之詞。敢怒而不敢言,而後又終於說出來 ,這樣一闔一開,把征夫的苦衷和恐懼心理,表現得極為細膩逼真。這幾句寫的是眼前時事。因為「未休關西卒」,大量的壯丁才被征發。而「未休關西卒」的原因,正是由於「武皇開邊意未已」所造成。「租稅從何出?」又與前面的「千村萬落生荊杞」相呼應。這樣前後照應,層層推進,對社會現實的揭示越來越深刻。這裡忽然連用了幾個短促的五言句,不僅表達了戍卒們沉痛哀怨的心情,也表現出那種傾吐苦衷的急切情態。這樣通過當事人的口述,又從抓兵、逼租兩個方面,揭露了統治者的窮兵黷武加給人民的雙重災難。

詩人接著感慨道:如今是生男不如生女好,女孩子還能嫁給近鄰,男孩子只能喪命沙場。這是發自肺腑的血淚控訴。重男輕女,是封建社會制度下普遍存在的社會心理。但是由於連年戰爭,男子的大量死亡,在這一殘酷的社會條件下,人們卻一反常態,改變了這一社會心理。這個改變,反映出人們心靈上受到多麼嚴重的摧殘啊!最後,詩人用哀痛的筆調,描述了長期以來存在的悲慘現實:青海邊的古戰場上,平沙茫茫,白骨露野,陰風慘慘,鬼哭淒淒。寂冷陰森的情景,令人不寒而慄。這裡,淒涼低沉的色調和開頭那種人聲鼎沸的氣氛,悲慘哀怨的鬼泣和開頭那種驚天動地的人哭,形成了強烈的對照。這些都是「開邊未已」所導致的惡果。至此,詩人那飽滿酣暢的激情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唐王朝窮兵黷武的罪惡也揭露得淋漓盡致。

《兵車行》是杜詩名篇,為歷代推崇。它揭露了唐玄宗長期以來的窮兵黷武,連年征戰,給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災難,具有深刻的思想內容。在藝術上也很突出。首先是寓情於敘事之中。這篇敘事詩,無論是前一段的描寫敘述,還是後一段的代人敘言,詩人激切奔越、濃郁深沉的思想感情,都自然地融匯在全詩的始終,詩人那種焦慮不安、憂心如焚的形象也彷彿展現在讀者面前。其次在敘述次序上參差錯落前後呼應,舒得開,收得起,變化開闔,井然有序。第一段的人哭馬嘶、塵煙滾滾的喧囂氣氛,給第二段的傾訴苦衷作了渲染鋪墊;而第二段的長篇敘言,則進一步深化了第一段場面描寫的思想內容,前後輝映,互相補充。同時,情節的發展與句型、音韻的變換緊密結合,隨著敘述,句型、韻腳不斷變化,三、五、七言,錯雜運用,加強了詩歌的表現力。如開頭兩個三字句,急促短迫,扣人心弦。後來在大段的七字句中,忽然穿插上八個五字句,表現「行人」那種壓抑不住的憤怒哀怨的激情,格外傳神。用韻上,全詩八個韻,四平四仄,平仄相間,抑揚起伏,聲情並茂。再次,是在敘述中運用過渡句和習用詞語,如在大段代人敘言中,穿插「道旁過者問行人,行人但雲點行頻。」「長者雖有問,役夫敢申恨?」和「君不見」、「君不聞」等語,不僅避免了冗長平板,還不斷提示,驚醒讀者,造成了迴腸蕩氣的藝術效果。詩人還採用了民歌的接字法,如「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干雲霄」。「道旁過者問行人,行人但雲點行頻」等,這樣蟬聯而下,纍纍如貫珠,朗讀起來,鏗鏘和諧,優美動聽。最後,採用了通俗口語,如「耶娘妻子」、「牽衣頓足攔道哭」、「被驅不異犬與雞」等,清新自然,明白如話,是杜詩中運用口語非常突出的一篇。前人評及此,曾這樣說:「語雜歌謠,最易感人,愈淺愈切。」這些民歌手法的運用,給詩增添了明快而親切的感染力。(鄭慶篤)。

http://0492801699.com.tw/discuz/redirect.php?tid=2963&goto=lastpost

*杜甫的反映出鄴城之亂的一組詩

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

三別:新婚別、無家別、垂老別

*新安吏

客行新安道,喧呼聞點兵。

借問新安吏,縣小更無丁。

府帖昨夜下,次選中男行。

中男絕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獨伶俜。

白水暮東流,青山猶哭聲。

莫自使眼枯,收汝淚縱橫。

眼枯即見骨,天地終無情。

我軍取相州,日夕望其平。

豈意賊難料,歸軍星散營。

就糧近故壘,練卒依舊京。

掘壕不到水,牧馬役亦輕。

況乃王師順,撫養甚分明。

送行勿泣血,僕射如父兄。

詩譯:

客人走在新安道上,只聽得一片點兵的喧叫聲。

借問新安的縣吏,才知道是縣太小,已經沒有成年的壯丁。

昨夜軍府下來帖子,其次要選不夠成丁之年的中男去服役。

中男太矮小了,怎麼能守王城?

胖男孩還有母親去送,瘦男孩獨自孤苦零丁。

白水在日暮時向東流去,青山都回蕩著一片哭聲。

不要把眼睛哭乾了,收起你們縱橫的眼淚吧!

就是兩眼哭乾露出骨頭,天地終究是無情的呵!

我軍要攻取相州,早晚盼望能收復失地。

誰知賊軍難料,兩軍軍營各自潰散。

你們參軍後,在離舊陣地不遠的地方取用存糧,士兵操練也在洛陽附近。

挖掘戰壕還不到出水的深度,放馬的差使也很輕鬆。

更何況王師是順應天意的,撫養士兵愛護備至。

送行時不要再哭出血了,僕射郭子儀對待士兵會像父兄一樣慈愛。

賞析:這首詩是寫不夠當兵年齡的「中男」被徵,詩人既表示深切的同情,又無可奈何地加以勸慰。

補充:大唐武德七年規定,男女始生為黃,四歲為小,十六為中,二十一為丁,六十為老。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踰牆走,老婦出門看。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

聽婦前致詞:三男夜城戍,

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室中更無人,唯有乳下孫。

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

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

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詩譯:

黃昏時份,我投宿石壕村,夜裡聽到有官吏來捉人。

老翁趕快跳牆逃,老婦出去看大門。

小吏喊聲多憤怒,老婦哭聲多悲苦。

聽我老婦進一言:三兒都是鄴城卒。

一個兒子捎信來,兩個兒子新戰死。

活人暫且偷殘生,死者從此長別離。

家裡再也沒有人,只有吃奶的小孫兒。

孫子的母親還沒走,可是出門卻沒有遮身的裙。

老太婆雖然力氣衰,還請連夜跟您走,

趕到河陽服兵役,還能勉強給部隊做早餐。

夜久不再聞人語,似乎只有抽泣聲。

天明後,我告辭上路去,獨與老翁相道別。

賞析:這首詩說的是一戶農家的壯丁已被徵盡,只剩衰弱無力的老婦應門,尚且不免被抓走的悲慘遭遇。詩中純以聽覺寫事寫人,手法十分別緻。

補充:

1.「有吏夜捉人」的”人”本應為”民”,不過因為當時為了避免冒犯李世民,固民用人字替代。

2.此詩不僅描寫當時的史事,更反映了唐祚岌岌乎哉。

潼關吏

士卒何草草,築城潼關道。

大城鐵不如,小城萬丈餘。

借問潼關吏,修關還備胡。

要我下馬行,為舉指山隅。

連雲列戰格,飛鳥不能逾。

胡來但自守,豈復憂西都?

丈人視要處,窄狹容單車。

艱難備長戟,千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戰,百萬化為魚。

請囑防關將,慎勿學哥舒。

詩譯:

士兵們多麼辛苦,在潼關道上築城。

大城比鐵還要堅固,小城也有萬丈高。

借問潼關的守吏,說是修關為了防備胡寇。

邀請我下馬走走,為我指看山勢:「戰柵連接如雲,飛鳥都不能越過。

胡兵來了只要自己守得住,哪裡還用擔憂西都的安危。

丈人看那險要之處,窄得只能容一輛車通過。

艱難時只要奮起長戟,自古以來就是一夫當關,萬夫莫入的。」

可惜,桃林塞一戰多麼可悲,百萬軍民變成了黃河裡的魚!

請囑咐守關的將軍,千萬別學哥舒那樣出關迎敵,最後落得大敗吶。

賞析:這首詩寫鄴城敗後,官軍又在潼關修工事,以防洛陽失守。詩人認為潼關利於堅守,告誡守將以當初失守潼關的哥舒翰為戒。

新婚別

兔絲附蓬麻,引蔓故不長。

嫁女與征夫,不如棄路旁。

結髮為君妻,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別,無乃太匆忙。

君行雖不遠,守邊戍河陽。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養我時,日夜令我藏。

生女有所歸,雞狗亦得將。

君今往死地,沈痛迫中腸。

誓欲隨君去,形勢反蒼黃。

勿為新婚念,努力事戒行。

婦人在軍中,兵氣恐不揚。

自嗟貧家女,久致羅襦裳。

羅襦不復施,對君洗紅妝。

仰視百鳥飛,大小必雙翔。

人事多錯迕,與君永相望。

詩譯:菟絲附在蓬麻上,牽引的枝蔓自然長不了。

把女兒嫁給征夫,不如拋棄在路旁。

雖然成為您的結髮妻子,但還沒有睡暖您床上的蓆子。

晚上結婚,早晨就要告別,豈不是太匆忙?

您走得雖然不遠,只是到河陽去守邊。

但我的身份還沒明確(古代婦女出嫁三天,才算成婚,名分才定)。

怎麼能拜見公婆?父母撫養我的時候,日夜要我深居閨房。

生了女兒總要出嫁,就是雞狗也得跟著過。

您現在去的是九死一生的戰場,沉痛壓迫著我的心腸。

發誓要隨您去,可是形勢反復多變,往往事與願違。

請您不要為新婚猶豫牽掛,努力當兵打仗。

有婦女在軍隊裡,士兵的鬥志不會強。

自嘆窮人家女子,好不容易才準備了結婚穿的綢短衣。

綢衣以後決不再穿,對著您洗掉臉上的紅妝。

仰看天上的百鳥飛翔,無論大小都是成雙成對。

人事總是這樣不如意,今後只能與您永遠相望。

賞析:這首詩用第一人稱,新嫁娘一面自怨命苦,一面又激勵丈夫好好為國立功,並表示了忠貞不渝的愛情。這首詩採用比興手法,很有漢樂府古詩的韻味。

無家別

寂寞天寶後,園廬但蒿藜。

我里百餘家,世亂各東西。

存者無消息,死者委塵泥。

賤子因陣敗,歸來尋舊蹊。

行久見空巷,日瘦氣慘淒。

但對狐與貍,豎毛怒我啼。

四鄰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宿鳥戀本枝,安辭且窮棲。

方春獨荷鋤,日暮還灌畦。

縣吏知我至,召令習鼓鼙。

雖從本州役,內顧無所攜。

近行止一身,遠去終轉迷。

家鄉既蕩盡,遠近理亦齊。

永痛長病母,五年委溝谿。

生我不得力,終身兩酸嘶。

人生無家別,何以為蒸藜。

詩譯:天寶以後,農村寂寞荒涼,家園裡只剩下蒿草蒺藜。

我的鄉里百餘戶人家,因世道亂離都各奔東西。

活著的沒有消息,死了的已化為塵土。

因為鄴城兵敗,我回來尋找家鄉的舊路。

在村裡走了很久只見空巷,日色無光,一片蕭條淒慘的景象。

只能面對著一隻隻豎起毛來向我怒號的野鼠狐狸。

四鄰還剩些什麼人呢?只有一兩個老寡婦。

宿鳥總是留戀著本枝,我也同樣依戀故土,

哪能辭鄉而去,且在此地棲宿。

正當春季,我扛起鋤頭下田,到了天晚還忙著澆田。

縣吏知道我回來了,又徵召我去練習軍中的騎鼓。

雖然在本州服役,家裡也沒什麼可帶。

近處去,我只有空身一人,遠處去終究也會迷失。

家鄉既已一片空蕩,遠近對我來說都是一樣。

永遠傷痛我長年生病的母親,死了五年也沒有好好埋葬。

她生了我,卻得不到我的服侍,母子二人終身忍受辛酸。

人活在世上卻無家可別,這老百姓可怎麼當?

賞析:這首詩是說,鄴城敗後還鄉無家可歸、重又被徵的軍人,通過他的遭遇反映出農村的凋敝荒蕪。

垂老別

四鄰未寧靜,垂老不得安。

子孫陣亡盡,焉用身獨完。

投杖出門去,同行為辛酸。

幸有牙齒存,所悲骨髓乾。

男兒既介胄,長揖別上官。

老妻臥路啼,歲暮衣裳單。

孰知是死別,且復傷其寒。

此去必不歸,還聞勸加餐。

土門壁甚堅,杏園度亦難。

勢異鄴城下,縱死時猶寬。

人生有離合,豈擇衰盛端!

憶昔少壯日,遲回竟長嘆。

萬國盡征戍,烽水被岡巒。

積屍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何鄉為樂土,安敢尚盤桓!

棄絕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詩譯:

四邊戰亂沒有平定,老人都不得安寧。

子孫既已全部陣亡,何用再保全自己?

扔下拐杖出門從軍,同行的人都為我心酸。

幸虧牙齒還在,所悲的是骨髓已經枯乾。

男兒既已穿上盔甲,就此作揖告別官長。

老妻躺在路邊啼哭,冬天已經到了衣裳還很單薄。

誰知道這就是死別?仍為老妻的淒寒而心傷。

此去必定無法歸來,還聽她勸我多多加餐。

聽說土門的城壁十分堅固,敵軍要從杏園渡河也很困難。

形勢和鄴城不同,就是要死期限也還算寬。

人生總有離合悲歡,哪能選擇壯年或老年?

想起當初少壯之時,不由得徘徊長嘆。

到處都在打仗,烽火遍佈山巒。

屍體堆積熏腥了草木,血流成河染紅了平原。

何方還有樂土,哪裡還敢留戀故鄉?

從此要與我的茅屋永訣,五臟六腑都為之崩塌。

賞析:這首詩寫一個暮年從軍的老翁,與老妻訣別時相互憐惜、相互勸慰的悲慘情景。

http://www.wretch.cc/blog/annie1013/1946598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